持续监测病毒  加强疫情防控(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目前,世界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绝对数量仍然很高,新冠肺炎仍在快速传播和不断变化。疫情防控形势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世卫组织强调,疫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现在不是从疫情防控中退缩的时候,而是真正加强已经到位的防疫工作的时候。这样,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经济才能回到正轨。

世界卫生组织5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512607587例。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呼吁所有国家继续监控新冠肺炎,“不能对这种致命病毒视而不见”。多国公共卫生专家指出,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保持警惕。有些国家因为漠视生命而选择“平躺”,那些“平躺”的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病毒不会因为国家停止追踪而消失。它仍在蔓延,仍在变化,仍在剥夺人们的生命。”

5月4日,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奥米克隆亚型毒株的影响,美洲和非洲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正在增加。世卫组织卫生应急项目技术总监范凯尔克霍夫说,奥米克隆亚型毒株BA.4和BA.5已在多个国家被检测到,研究人员已获得数百个基因序列。世卫组织正在评估这两种新亚型。她再次呼吁各国继续监测和检测新冠肺炎,以便世卫组织能够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最佳建议。

根据世卫组织最近发布的每周疫情报告,奥米克隆株是世界上的主流变异株。在超过250,000个记录的新冠肺炎序列中,99.7%是Omicron菌株。自2021年11月出现以来,Omicron株已进化出许多亚型和重组株。流行病学家表示,新冠肺炎的变异速度并没有减缓,随着变异的继续,其传染性可能会继续增加。

“病毒变种的威胁非常真实。新冠肺炎感染的长期影响仍不清楚。我们必须继续监控新冠肺炎。”谭德赛说,各国的新冠肺炎检测数量急剧减少,导致最近向该组织报告的确诊和死亡病例数量持续下降。因此,世卫组织收到的关于新冠肺炎传播和基因测序的信息越来越少,这影响了其监测疫情趋势的能力。“我们越来越看不到(新冠肺炎的)传播和进化模式。病毒不会因为各国停止追踪而消失。它仍在蔓延,仍在变化,仍在剥夺人们的生命。”谭德赛说道。

“努力实现疫苗接种的大规模覆盖,继续做好疫情监测和临床管理工作”

自今年3月底以来,全球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世卫组织称,实际感染水平远远超过各国向世卫组织报告的数字,因为一些国家大幅减少了检测次数。

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委员基里亚基蒂斯(Kiriya Kitties)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估计,截至目前,欧盟人口中已有60%至80%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欧盟成员国需要高度警惕,并为新的疫情和变异病毒做好准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5月4日,Kyriakidis再次警告各成员国,欧盟国家仍有9000万人没有接种疫苗。在处理这一流行病时不应自满,新的疫情爆发的危险总是存在的。

日前,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表示,受南非疫情影响,此前有所放缓的非洲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再次上升。非洲国家应该保持警惕。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Marchiso Muti认为,新冠肺炎仍在传播,甚至可能出现更致命的变异菌株。仍有必要保持监测措施并促进疫苗接种。

世卫组织卫生应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现阶段,新冠肺炎及其继续变异的潜力不容忽视。人们渴望走出疫情,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疫情仍在肆虐,我们仍未走出疫情”。范克尔克霍夫还强调,现在不是从疫情防控中退缩的时候,而是真正加强已经到位的防疫工作的时候。这样,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经济才能回到正轨。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Seth Berkeley表示,当前世界免疫差距有所缓解,但各国免疫水平仍存在巨大差异。世界上59%的人至少接种过两次新冠肺炎疫苗。在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是44%,在18个国家中,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率不到10%。

泛美卫生组织紧急情况部主任西罗乌加特(Ciro Ugart)日前警告说:“无论在地区还是全球层面,我们都还没有到完全控制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地步。要结束这一严峻阶段,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实现疫苗接种的大规模覆盖,并继续做好疫情监测和临床管理工作。”

“放弃疫情防控是对生命的漠视,有关国家付出了更沉重的代价”

公共卫生专家一再警告说,人类仍然没有完全了解新冠肺炎,无法预测病毒将如何演变。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顾问小组认为,疫情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在全球的高流行为病毒变异提供了更多机会,人类面临出现新变异毒株的更高风险。“没有理由假设未来出现的所有突变株都是温和的”。

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再加上经济下行、抗疫疲劳心态等复杂因素,除了加强疫苗接种外,不再强调或干脆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病例激增、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这种做法遭到多方质疑和批评。

比利时知名病毒学家马克范兰斯特(Mark van Lanster)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最大限度遏制病毒的策略。一些国家已经尝试过,但是失败了。控制疫情不仅考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也考验决策者的决心。放弃疫情防控是有生命危险的。

漠视,相关国家付出了更加沉重的代价。”

  在全球确诊人数最多的美国,美国疾控中心疫情曲线图显示,美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高纪录出现在今年2月1日,死亡病例达4184例,而这一数据发生在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高峰期、超过65%的美国民众完整接种疫苗之后。由于放任病毒传播,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例。

  英国《自然》杂志子刊《人文与社会科学通信》日前刊文批评瑞典的抗疫策略,认为瑞典采取“自然”群体免疫策略导致更高的死亡率。文章指出,瑞典2020年新冠肺炎死亡率是邻国挪威的10倍,“瑞典要想在未来的大流行中做得更好,就必须重新建立起科学方法”。

  今年2月,英国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限制措施。之后英国疫情持续恶化,感染水平升至历史最高,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沉重压力。目前,英国医疗体系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

  专家提醒,放弃防控对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和免疫受损人群等群体造成更大风险。韩国数据显示,在4月第一周的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85.7%和94.4%。此外,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已有过半感染新冠病毒,部分儿童受到丧失嗅觉等后遗症困扰。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病理学教授维奥拉指出,新冠病毒再感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感染德尔塔毒株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对于新冠病毒变异后是否会“毒性持续减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温迪·巴克利持否定看法。巴克利认为,除了常见突变外,新冠病毒还会通过重组快速演化。如果一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另一个新冠变异株发生重组,有可能产生既能免疫逃逸又能导致更严重疾病的毒株。“如果这些新出现的变异株能预示病毒向着温和方向发展,那肯定是好消息,但生物学告诉我们,情况不会永远这样。”巴克利说。

  公共卫生专家强调,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不充分,当前的疫情大流行并未结束,还远不到抗疫松懈之时。

  (本报布鲁塞尔5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6日 16 版)

发布时间:2022-05-06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