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目前,上海疫情正在稳步好转,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正处于非进即退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清社这个目标。在疫情防控中,如何满足急、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需要买药和配药的人怎么拿药?上海市委市政府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改善工作,群众看病难、配药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采取措施满足居民医疗运输需求。

八年来,家住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的孙阿姨每周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做两次血液透析。小区关闭后,让孙阿姨没想到的是,每周二、周六早上9点半,一辆专车停在小区门口,把她送到医院。石泉街道成立了“驻村医生直通车”队伍,由6名街道干部、3名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和21名专职司机组成。

上海在基层组织了“健康关爱”活动,成立了“医疗急救队”和“医疗服务队”,提供专门的对接和运送服务。公安机关所属派出所成立社区扶贫先锋队,协助做好社区孤寡老人、儿童、残疾人、孕妇、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工作。

“这次疫情爆发以来,平均每天接到4.4万个电话。”上海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凤表示,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增加了56个特别座位。“上海有1100多辆急救车辆,由于需要运送感染者,车辆供不应求。要筛选出最急需的,优先派车。”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组织医保巡游出租车,由区或镇统一调度管理,只供居民就医使用。截至4月30日,全市巡游出租车已完成13720次出行,25198人次就医。

医疗机构就医流程和渠道进一步完善。

“没有核酸报告,能不能先止血?”“别急,马上缝好。”家住静安区的王先生在家中操作工具不当,导致前臂肌肉受伤出血。他被救护车送往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医院骨科创伤中心主任郑龙坡穿着防护服,为抗原检测呈阴性的王先生缝了22针。该院近期单日最大急诊量已超过700人次。院内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从急诊科到各医疗专科、医技科室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4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带领肝脏外科团队,为先天性肝病患儿温温成功进行了亲体肝移植手术。来自贵州山区的4岁女孩文汶患有先天性肝血管畸形。他在三月份去上海就医。“再等下去,可能会危及生命!”夏强决定尽快进行手术。在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温温母亲入住肝外科儿科病房,方便陪护。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医疗机构的就医流程和渠道进一步完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紧急救援制度,合理设置缓冲区,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原则上不停止诊疗,保证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手术室、产科、新生儿科等科室的连续服务。

全市100多家互联网医院提供专科会诊、在线随访、处方等服务。4月份,该市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增加了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尽一切努力促进零售药店网点的开设。截至4月30日,全市已开业药店2419家,零售药店整体开业率达到55%,基本实现了街镇全覆盖。

在医院需要配药的复杂处方药怎么解决?据赵丹丹介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安排专人与街镇、居委会对接,提供基本医疗和配药服务。上海还要求相关医疗机构优化服务流程,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站式”长期处方服务。

上海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动员各方面力量,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就医、用药等急、急问题。

003010(2022年05月05日02版)

发布时间:2022-05-05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