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将至 专家:学校要注意防控

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专家指出,学校和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场所和重要人群。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孙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除指甲、毛发外,可侵犯全身各脏器,但主要侵犯肺部,引起肺结核。其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发热,盗汗,乏力等。传播途径是,肺结核患者排出细菌所排出的飞沫,通过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被周围的人吸入,从而被感染。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养老机构等,一旦传染源长期存在,很容易造成聚集性疫情。学校是人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等学校活动中相互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因此,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是重中之重。

孙建议,首先,学校领导、师生要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掌握结核病的可疑症状和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学校教室、宿舍等室内场所要保持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对空气(紫外线)进行消毒,降低结核病感染风险。最后,学生个人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要保持健康的心态,避免对结核病感染的过度焦虑。

发布时间:2022-03-23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