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回应:防控形势怎么看?为何坚持动态清零?

近期我国局部疫情呈现点多、面广、多发的特点。各地各部门都在狠抓各项防疫工作,要尽快制止疫情蔓延。

你对防控现状有什么看法?如何做好精准防控?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动态出清?围绕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要把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作为刚性要求严格落实."梁万年说,“防控疫情,首先要筑牢防线,不能有任何懈怠和麻痹。”

防控形势怎么看?近期疫情频发不等于防疫策略无效

3月以来,我国疫情发生频率明显上升,感染人数迅速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3月20日,长春市某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通过喊话器通知楼内居民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周长青摄

对此,梁万年表示,奥米克隆的变异菌株传播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带来了全球疫情水平的快速上升。

“目前疫点多、覆盖面广、发生频繁,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防控策略、政策和措施无效。”梁万年说,奥米克隆变异菌株疫情发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水平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但中国的疫情水平上升缓慢,正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了疫情的上升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差异不小,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巨大,防控专家时刻对疫情扩散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新冠肺炎非常尴尬,目前没有一个案子我们做不到。”梁万年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病毒的潜在危害,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尽快控制疫情,使之不会造成持续的社会传播和大范围的流行。

精准防控怎么干?关键是早发现、早处置

目前,各疫区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进,努力做到“查尽”、“隔离尽”、“治尽”、“管尽”,尽快实现社会出清。

3月17日,在上海松江区象屿品诚小区,工作人员帮助市民登记。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只要发现疫情,我们有一系列的办法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梁万年说,关键是如何实现早期发现,并确保发现后的早期处置。

梁万年说,一是加强监测,特别是对重点场所和人群,要强化日常监测和常态化防控的要求,完善多点触发预警机制,提高检测的时效性。

第二个是快拍。一旦发现疫情,当地政府、部门和单位必须迅速落实防控、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要求。

同时要精准,包括流量调整精准、密切接触者识别精准、控制区域和封闭控制区域划分精准等。努力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害怕懈怠,害怕犹豫,害怕侥幸。”梁万年说,有必要打破“如果没有干预,病毒的传播就会减缓”的幻想。如果发现得晚,或者发现后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病毒就会成倍扩散。

为何坚持“动态清零”?判断“大号流感”为时过早

坚持“外防投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中国正在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当地疫情。

3月13日,志愿者在深圳罗湖区东门广场核酸检测点引导居民。新华社(ph

“坚持动态清除,也是为了巩固我们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梁万年说,在两年多的防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整套抗击疫情的思路、策略和具体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平衡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时候,不应该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

梁万年说,动态调零的本质是速度和准确性。如果不追求对每一次疫情都进行动态清除,社会上的传播就会积少成多,不断连接,最终导致大规模反弹。

“病例和疫情发生后,我们能够快速识别和快速处理,快速切断疫情的传播链,积小胜为大胜。总的来说,我们会逐步向动态清零的目标迈进。”梁万年说。

发布时间:2022-03-23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