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和住院是看病的两种主要方式。跨省直接落户两项改革相辅相成,开辟了异地就医的不同阻断点。中国的便捷医疗时代有望很快到来。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人员流动的加快,几乎每个人都需要跨省看门诊。即使不看中外省市更高的医疗标准,也难免旅游、学习、探亲访友、跨省旅行。加快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改革,既是医改政策协调推进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所在。
【/h/】2月1日,国家健康险局宣布,新增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等15个省、自治区为跨省直接结算普通门诊费用试点。不同省份医务人员直接结算的门诊费用,原则上以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相关规定为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报销政策以参保地规定为准。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开展了跨省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性病)直接结算试点工作。
【/h/】我国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推进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由于省内政策差异不大,所以比较顺利。此后,从2018年起,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区、市)开始在该地区开展跨省定居试点。由于参与直接结算的对口省市不多,改革难度相对较大。逐步推进改革的“三步走”思路明确,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扩大到27个省(区、市),这是此次改革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步。
【/h/】要理解扩大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意义,需要把握两点。第一,除了试点省市数量大幅增加外,还有质的飞跃。这是因为,过去长江三角洲、京津冀、西南五省(区、市)只能在本地区合作省市之间进行直接结算。这次扩容后,要突破地域限制,升级到27个省(区、市)直接落户,是从几个点甚至更多点的全面升级。第二,27个省(区、市)的试点已经非常接近全国实施。这一步稳定良好,可以为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奠定可靠基础。甚至可以说,只要这一步稳定良好,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指日可待。
在民生保障方面,也需要从不同层面去理解这项改革。首先,在保障方面,由于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住院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可以解决患者的迫切需求。正因为如此,这项改革已经排在了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改革的前面,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普及。其次,在保障范围上,门诊就诊人数远多于住院人数,门诊跨省直接结算的好处更为广泛。力度和广度的结合,跨省就医的便利性和费用保障会有更坚实的基础,让异地就医不再烦恼。
了解门诊跨省直结试点改革的意义,也看到推进改革的紧迫性。目前,人口跨省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能否在省外方便看病,是否能按政策报销。在省外住院可以直接结算,省外门诊只能自费的情况下,不符合住院标准的患者可以尝试要求住院。这种违背医改大原则的“反向鼓励”,应该尽快消除。更重要的是,门诊报销政策面临改革,门诊费用纳入统筹报销、报销比例不低于50%等改革措施即将实施。如果不加快跨省直接结算门诊费用的改革,今后省内外门诊室享受的政策差距将大大扩大。
门诊和住院是看病的两种主要方式。跨省直接落户两项改革相辅相成,开辟了异地就医的不同阻断点。中国的便捷医疗时代有望很快到来。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人员流动的加快,几乎每个人都需要跨省看门诊。即使不看中外省市更高的医疗标准,也难免旅游、学习、探亲访友、跨省旅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会成为这次改革的受益者。加快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改革,既是医改政策协调推进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所在。(本报特约评论员)
发布时间:2021-02-0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