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景童
点评人|刘亚萍,营养学家,北京小汤山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编辑|一口素,李逸沙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高营养食品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如糙米、动物内脏、海鲜、牛肉和羊肉...
其实,营养的东西比较多,吃饭也有注意的地方。【/s2/】今天我们来谈谈~
糙米
糙米只是在加工过程中去壳,比精米有更多的“种皮”和“胚”。看起来不透明,呈淡黄色,口感上可能没有白米那么软糯。
因为保存了更多的种皮和胚胎,糙米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100克糙米含膳食纤维3.4克,比精米多5倍。
膳食纤维含量高时饱腹感更强,糙米的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于大米,更适合减肥的人群。
总结:
要吃糙米等粗粮,我建议这几点:
1.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100克;
2.将粗粮与面粉、大米混合,蒸米饭时混合一些粗粮;
3.多吃各种粗粮,比如糙米、燕麦片、绿豆、紫米。
专家提醒:糙米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以糙米为主要食物或肠胃较弱时容易胀气。
动物水产品
与淡水鱼相比,海鱼含有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婴幼儿的视力和大脑发育有有益的作用。
总结:
吃动物水产品,我建议这几点:
1.建议每次服用动物水产品100~200g,每周2~3次;
2.特别是婴幼儿,不建议食用重金属含量高的部位,如鱼头、鱼鳃、内脏、鱼皮等。
专家提醒,海洋鱼类产品容易受到海水中铅、汞等重金属的污染,摄入过多容易导致精神损伤和骨骼异常。
动物肝脏
动物内脏主要指家畜家禽的内脏,如猪肝、羊肝、鸡肝、鸭肝等。动物内脏富含各种矿物质。
肝脏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和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等。
此外,动物肝脏也是血红素铁的最佳来源之一,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很大帮助。
总结:
吃动物肝脏,建议这几点:
1、每周1-2次,每次不超过50g(生重);
2.选择安全的动物肝脏来源,寻找检验检疫标签;
3.仔细清洁。制作过程中彻底煮熟,避免油炸和油炸。
专家提醒,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高血脂。有些胆固醇高的人还建议适量摄入动物肝脏,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等。
红肉[/s2/]
很多人分不清红肉和白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明确定义,红肉和白肉可以区分如下:
红肉: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如牛肉、猪肉、羊肉、马肉、兔肉等。
白肉:家禽和海鲜,如鸡、鸭、鹅、鱼和贝类。
在营养方面,红肉除了必需氨基酸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维生素D,因为铁、锌等矿物质也很丰富,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铁、锌来源。
总结:
吃红肉,建议这几点:
1.按照饮食指南,每天食用40-75克畜禽肉;
2.缺铁性贫血的人可以多吃红肉和血制品,适当调整红肉的摄入量;
3.尽量选择炖的方式,避免煎烤。
专家提醒: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因为红肉中“饱和脂肪”的含量相对较高,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发布时间:2021-02-07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