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

【现实挑战】春节假期过后,热闹的家突然变得冷清,老人心里空荡荡的。

【应对策略】专家建议,老年人不妨多参加社区活动,尽量平复心态;多休息,调整身体状态。

“老了,没用了。”“别看我,不理我。”“打电话吧,我怕孩子烦。”.这几天,家住西城区的老人于女士心情不好,每天都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原来,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孩子上班了,孙子上学了,原本热闹的家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老人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很压抑。他怎么会觉得无聊?

随着第一个月接近尾声,节日也接近尾声。随着孩子重返工作岗位,孙子孙女重返校园,老人回归自己的生活。有的老人感叹生活清净了,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了,有的人则沉浸在热闹过后的落寞中。很多老人在经历短暂的团聚后,会不适应空巢独居的状态,产生抑郁、烦躁的情绪,这是节后综合症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节后综合症?北京君心先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柱表示,这是因为老年人容易受到“突发”情况的影响。平时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突然和家人聚在一起,突然和孩子分开。这种“乍暖还寒”,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起伏。再者,逢年过节,老人会特别累,这就导致很多老人逢年过节都很累,从而影响心态。

“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内慢慢走出来,情绪会慢慢恢复;有些人没有及时跳出来,逐渐引发抑郁症或其他更严重的生理疾病。要摆脱节后综合症,老年人就得‘我是自己心情的主人’。”如何恢复心智?何柱建议,老年人不妨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尤其是那些更积极有趣的活动。比如做一些手工艺品,和朋友唱歌跳舞,努力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老年人还需要注意的是,忙碌的春节或寒假过后,要利用好假期,多休息,调整身体状态。

假期过后,老人的生活回归平静是必然的,但孩子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老人的节后综合症呢?何柱指出,老人的儿孙也要调整心态,提前与老人沟通,让他们有一个心理过渡过程。尤其是一出门就不能做自己的事。你要经常和老人交流,多视频,多声音,营造一种人不在身边,但声音还在身边,关心还在的氛围。其中,与老人分享你的生活,让他们了解你的现状,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2-02-23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