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凉爽的雪镜,穿着鲜艳的滑雪服,踩着滑雪板,在雪地上空中飞翔.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滑雪运动员为人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看到场上球员英姿飒爽的样子,你是否跃跃欲试?
等一下!任何运动都有风险,滑雪也不例外。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副医官、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袁强提醒各位滑雪爱好者,滑雪时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好防护,才能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否则可能会变成如网友戏称的——小道的终点是骨科。
上雪道前要知道风险
练好技能,守住底线。
有人说,一旦接触到滑雪,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根本不感兴趣,回归绝缘体;要么彻底“入坑”,迅速升级为“发烧友”。
"当你学会滑雪时,你会真正感受到滑雪的魅力."袁强说滑雪消耗大量的体力。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滑雪方法,人很快就会感到疲劳,体会不到滑雪的乐趣。掌握了正确的滑行方法后,人们会因为在雪上快速飞行的快感而情不自禁地爱上这项运动。
“在室外清新的空气中进行冰雪运动,零距离接触大自然,不仅会让人感到舒适,忘记烦恼,体验别样的快乐,还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袁强说,冰雪运动是全能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增强人的平衡能力,锻炼协调能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改善呼吸功能,锤炼意志,培养耐心和毅力,缓解压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安全。”袁强说,当你在雪上滑行时,你移动得非常快,这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一旦重心控制不好,很容易摔倒或者碰撞,受伤的风险比较大。
最近网上流传一张“雪季盯着受伤的群体”的群聊截图。在每个成员的名字后面,标注了一个或多个滑雪造成的受伤部位。
“大多数普通冰雪爱好者对这项运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潜在的风险没有心理准备。”根据袁强的说法,初级滑雪者的受伤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动作的要领,或者选择了超出他们能力的雪道;对于没有技术和身体问题的滑雪者来说,受伤可能是因为挑战高难度的雪道或动作,也可能是因为雪原“菜鸟”的碰撞。
在滑雪场上,不会控制速度和方向,不会刹车,却敢冲下中高等级斜坡的新手,被称为“鱼雷”。
“‘鱼雷’在滑雪场杀伤力很大。不仅自己容易摔倒,还可能撞到其他躲闪不及的人。”袁强说,中国许多普通滑雪者都是初学者,没有接受过正规教练的专业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个教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遵循安全滑雪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受伤,才能更快乐、更长久地滑雪。
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专业指导是上策。
怎样才能降低滑雪的风险?
袁强说,滑雪前,尤其是高山滑雪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不仅要配备合适的滑行装备和防护装备,还要正确评估身体状况。
据袁强说,基本的滑雪设备包括滑雪板、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杆。双板初学者的雪板不能太短,也不能长于他们的身高。对于打算长期滑雪的人来说,最好配置全套适合自己的滑雪装备。
滑雪装备包括头盔、雪地护目镜、面罩、护腕、手套、护膝、护臀和从头到脚的护甲。其中头盔、雪地护目镜、手套必不可少。头盔不仅保护头部免受伤害,还具有防寒保暖的功能。雪地护目镜具有防风和护眼功能;手套可以保暖,降低手握雪板或摔倒时手部受伤的可能性。
"身体不适、暴饮暴食或饮酒后不要滑雪."袁强指出,滑雪是低温环境下的剧烈运动,吃太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饮酒后,身体的平衡能力下降,同时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容易导致体温下降。
“在寒冷的户外,在低温的影响下,人体的肌肉拉伸功能、心肺适应、血液循环、关节灵活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袁强指出,如果你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进行冰雪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做适当的拉伸,注意激活核心肌群。
,使人体更快、更平稳地进入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对于滑雪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际滑雪联合会制定的十大安全准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滑雪损伤和滑雪事故发生的概率。”袁强说,不正确的滑行技术或滑行姿态可能会造成骨骼韧带的损伤,因此滑雪需要有正规滑雪教练的指导,“如果实在找不到教练,也要由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循序渐进地滑。”
盲目自信不应该
量力而行是关键
经历了3年多的艰苦训练,中国第一批高山滑雪医生不仅练就了高超的滑雪技能,其中还有不少人考取了国际认证的二级滑雪教练员资格证书,袁强就是其中之一。
袁强介绍,对于零基础的滑雪初学者而言,要先在距离短、坡度小的平坦场地上练习,先学会“走”,再学滑。“走”的基本功包括:穿着雪板行走、八字登山行走、侧方向走、雪板变方向行走等。学会“走”后,再学习平地滑行,滑行时注意适当降低重心。
“在上初级雪道前,要学会怎么刹车、怎么转换重心、怎么转弯,比如犁式制动是滑雪入门的必备减速技巧,要把平行的双板板尾向外推开,形成‘楔形’,同时保持基础站姿,重心居中,两个膝盖打开,不能形成夹膝。”袁强说,学会这些基础动作后,再循序渐进地上雪道就不太容易摔跤。
“大家在参与冰雪运动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清醒认识,要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和难度。”袁强说,一些人有了几年冰雪运动经验,就容易盲目自信,结果一不小心就会受伤。此外,随着滑雪技术的提升,人们往往想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也容易出现意外受伤。因此,无论何时,“安全”这根弦都要绷着。
袁强介绍,滑雪运动中最常见的急性损伤是膝关节损伤,其次是踝关节损伤和肩关节损伤。滑雪时翻滚和突然仰天摔倒的姿势,可能导致头颈部、腰椎和骶尾椎受伤。骨折也是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手腕、足踝、膝关节、腰椎、颈椎等。
“滑雪是一项相对高速的运动,练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摔倒,因此学会在摔倒时自我保护也是滑雪者的必修课。”袁强指出,当发生摔倒,人应该尽可能使臀部一侧着地,这样对身体造成重伤的机会比较小。向前方倒地,上肢容易下意识地向前撑地,易造成骨折或韧带损伤;向后方倒地,容易出现伤及腰背部及头部的情况,相对更为危险。当不得已向后摔倒时,要主动屈膝下蹲,降低重心,尽量让臀部先坐下,并注意保护尾骨处,同时低头团身,避免头部向后仰磕地。一旦发生损伤,一定要等待专业救援,因为救援不恰当造成的二次损伤可能比原始损伤更加严重。
链接
滑雪十大安全准则
对于滑雪者而言,国际滑雪联合会制定的十大安全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滑雪损伤或滑雪事故发生的概率,初入滑雪圈的朋友尤其要认真学习和遵守。
尊重原则 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该遵循以下行为准则:绝不做出损伤或致使他人受伤的行为。
速度自控原则 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当让自己的滑行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滑行速度和方式应当和其个人滑雪水平相符,并且应根据地势、雪质、天气和雪场人口密度来选择以何种方式滑行。
选择安全线路原则 后方滑雪者务必要选择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线路滑行,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的优先权。
超越原则 从后方或侧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时,请保持足够距离。
进入雪道、启动、爬坡原则 当滑雪中途稍作休息重新开始,或者向坡上攀爬时,务必保证不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停留地点原则 除非必须,滑雪者应避免停留在赛道、狭窄的雪道、视线易受阻的地方,若经过上述地点,请尽快通过。
两侧行走原则 如需在雪道上行走时,请务必选择在雪道两侧。
注意警示标识原则 请滑雪者务必对信号牌、指示牌和指示物保持足够的重视。
互相协助原则 一旦遇见事故,每个滑雪者都有义务去帮助受伤的人。
事故确定身份原则 事故发生后的滑雪者或者目击者,无论是否有相关责任,都应彼此留下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2022-02-2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