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绥中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扫描

正月十五,元宵节。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道路两旁张灯结彩。在大红灯笼和炫目灯笼的映衬下,这座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小城前所未有的安静。在刺骨的寒风中,医护人员、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守护着灯火中的安宁。

在绥中县封闭受控的农电小区,医护人员安泰红刚刚为三个单元70多户居民做完家庭核酸采样,防护屏上的雾气已经形成了小水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只有中午才能脱下防护服,喝一口水,吃一顿饭。”

“阿姨,别害怕。抬头露个鼻子。”医务人员两人一组工作。这座6层楼的建筑上下攀爬。安泰鸿微信运动次数每天超过20000步。

2月15日,在绥中县一个封闭的小区内,穿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处理医疗垃圾。新华社记者李昂摄

“我从2月8日被调去参加核酸采样后就没回过家。今天元宵节,不知道儿子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吃元宵。”安泰红说,今天早上,她开车经过她家门口的时候,特意给儿子打了个电话,隔着窗户远远地遇到了他。“虽然没回家过年有点遗憾,但是疫情当前,这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了战斗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党员干部也坚守岗位,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在绥中县中等风险控制区盛华苑社区所在的工人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韩雨桐正在一边打电话协调防疫物资,一边用电脑填写报表。她的声音嘶哑,眼睛布满血丝。

2月15日,绥中县一个封闭管控的小区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工作。新华社记者李昂摄

“社区疫情防控琐碎,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韩雨桐说,疫情爆发以来,工人社区40多名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抱怨累。

“社区给每家每户都做了联系卡,指定了联系人。如果居民需要购买生活物资,可以随时联系工作人员。”在盛华苑小区,记者看到一辆载有蔬菜、猪肉、水果的小货车停在卡口,送货师傅将物资从货车上卸下,交给卡口里穿着防护服的防疫人员。

“小区封闭管控,居民购买的物资由卡口防疫人员交给小区的志愿者,送货上门。”驻守在河口的绥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伟说。傍晚5点,刚刚结束4个小时执勤的王伟脱下防护服,在寒风中拎起一盒热气腾腾的饭盒。他的手冻红了,拿不住筷子。

2月15日,在绥中县某核酸采集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寒风中继续工作。新华社记者李昂摄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激战”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一点一点的光芒汇聚起来。2月8日,就在绥中县报告首例确诊病例的当天,绥中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宝奎收到了300多名志愿者的“请愿书”。不久,张宝奎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从事核酸采样登记、防疫物资调运、生活物资发放等工作。

在绥中县的一个物资储存点,记者看到17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从货车上卸下防疫物资。这样的卡车一天能带四五箱20斤的,志愿者要背1个多

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刘宇舟是大连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疫情爆发时,他正在回老家绥中参加社会实践。“一听说社区需要志愿者,我就尽快报了名,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2月15日,目前绥中疫情已经进入第8天,防疫还没有结束,坚持还在继续。(张伯群李昂)

发布时间:2022-02-16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