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020年5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卫健委、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规划。
首先,这些机构需要具备100%的高通量核酸检测能力
为了提高国家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充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广东省政府最近制定了一项三年行动计划。具体目标如下:
2020年,承担传染病治疗能力建设任务的各级疾控中心和医院将建设不低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的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能力;【/s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部分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完成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完成广东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和广东省疾控中心综合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2021年,【/s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季度完成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平台项目建设任务,具备快速调查检测传染病的能力;【/s2/】上半年,承担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任务的57个县的77家公立医院和25家市级医院,基本完成“平疫结合”的可转换传染病病房建设,新增可转换传染病床位3300张。到年底,三个省级重大疫情处理基地建设完成。
2022年,全面完成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任务。疾病预防和应急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急性传染病应急队伍进一步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平战两用。【/s2/】全省疾控机构最高单日核酸检测量由1.9万上升至7万;100%地市级疾控中心具备高通量核酸检测能力;可转换传染病病房和可转换重症监护室(ICU,包括相关专科重症监护室,下同)床位分别增加到16,000张和4,916张。
其中,核酸检测实验平台和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是方案中的突出内容。
01
【/s2/】省疾控中心建设了高通量应急检测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中心(两个平台一个中心)。【/s2/】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综合实力,具备快速调查检测传染病的能力,在全省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02
【/s2/】地市级疾控中心建设了具有高通量核酸检测能力的增强型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升[/s2/】。
03
【/s2/】加快101个县(市、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能力建设;【/s2/】其他县(市、区)疾控中心完善核酸检测实验室升级改造和设施设备配置,使其达到生物安全二级保护水平,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推动未设疾控中心的21个市辖区机构设置的完善。推动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二、呼吸机、心肺复苏术,这些救生设备必须配备
在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方面,规定县级医院要配备必要的呼吸机、负压担架、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在疫情发生时可立即切换。
最后,在城市传染病治疗网络(市级治疗基地)建设项目中,需要整合标准化发热门诊、【/s2/】医疗技术检验检测中心、达到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配备呼吸机、心肺复苏、体外膜氧合(ECMO)、负压担架、负压救护车、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设备;【/s2/】加强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存,预留应急处理场地、重建空间和接口。
第三,湖南耗资341亿元建立了公共卫生防治体系
此前,2020年10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发布了公共卫生防治能力重点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湖南省建设规划共征集筛选项目272个,预计总投资约341亿元。计划分为四年。【/s2/】其中“一网”项目89个,总投资约42亿元;“三个中心”项目178个,总投资约278亿元;“一个基地”(医疗物资储备基地)项目5个,总投资约21亿元。
换句话说,未来四年,湖南省将投资约21亿元建设医用材料储备基地。【/s2/】其中,在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和监测预警能力方面,湖南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公共卫生巡逻车、彩色超声机、数字x光机、自动生化仪等设备,建设具备隔离条件的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医疗设备水平。
从目前许多省份的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来看,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基层疫情防治体系建设普遍受到重视。能否借此机会大幅度优化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中诚医疗器械[/s2/]
发布时间:2021-01-10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