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山间,晨光穿透树叶的间隙洒在蜿蜒的山径上,一群身着专业速干衣、脚踩防滑越野跑鞋的年轻女孩正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奔跑。
她们的背包里装着能量胶、电解质水和急救包,手机里记录着实时轨迹,社交媒体账号上则同步更新着沿途的风景与训练心得。
这一幕,正是当下“跑山女孩”群体的日常写照。
近年来,随着“人生首野”、“越野越快乐”等话题的持续升温,在小红书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元,从入门攻略、装备测评到赛事记录、风景打卡。
越来越多原本活跃在健身房、咖啡馆的都市女性,开始将目光投向山野,用双脚丈量自然,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户外故事。
“跑山女孩”是如何引发户外运动新潮流的?跟随「克劳锐」的视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平台上的火爆现象
山野内容的破圈与重构
在2025年的春天,打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跑山女孩”已然成为现象级标签。
小红书灵犀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平台上越野跑笔记的点击量同比提升290%,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
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不仅记录着个体与自然的互动,更折射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户外运动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属,而成为都市女性释放压力、追求自由的“新秀场”。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群体对装备的专业性需求显著提升。过去,普通运动装备即可满足短途徒步,但越野跑的复杂地形如碎石、灌木、泥泞山路倒逼她们转向更专业的装备。
因此专业装备的分享就此成为内容核心。例如凯乐石FUGA DU2大坡王跑鞋采用女性专属鞋楦设计,FUGA AIR7跑山包贴心设置罩杯区分和口红仓,这些细节创新在小红书上引发热议,相关笔记点赞量超10万次。
MAIAACTIVE与SALOMON联名推出的“妖精短短裤”“不插垫高强BRA”等单品,更是将功能性与时尚感完美结合,成为跑山女孩的“标配”。
在小红书上,@张小免不是张小兔 分享的Surpine松野湃踏风系列徒步Leggings测评引发热议。
图片源自小红书
这款产品以“耐磨抗勾丝”为核心卖点,经30000次实验室测试,能抵御荆棘与岩石的刮擦,成为女性徒步者的“神裤”。
类似的专业装备测评内容在平台上广泛传播,从防滑鞋底的越野跑鞋到带有“口红仓”设计的背包,细节功能的设计与实用性成为讨论焦点。
平台算法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小红书通过精准的兴趣推荐机制,将越野跑内容推送给潜在用户,形成“内容-流量-用户”的正向循环。
跑山女孩破圈密码
多维度驱动的户外热潮
后疫情时代,居家办公的普及让都市人对封闭空间产生倦怠,而“山系文化”的兴起恰好填补了这一心理缺口。
日本动漫《摇曳露营》和韩综《山友都市女人们》的流行,将户外活动与女性自我表达紧密结合,塑造了“精致户外”的审美范式。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将越野跑视为一种“逃离”——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精神的疗愈。
博主@扑通呀 在七寨沟徒步时遭遇暴雨和低温,尽管过程狼狈,她却形容这是“剥离浮躁、完整体验自我”的旅程。这种对自然与挑战的双重渴望,推动越野跑从小众运动向大众化迈进。
《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国内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人次,其中女性占比提升至42%。
越野跑作为一种兼具挑战性与自然亲近感的运动,恰好满足了都市女性释放压力、探索自我的需求。从路跑、徒步到越野跑的进阶路径,也让更多零基础的女性能够逐步融入这一群体。
商业力量的介入加速了这一趋势的爆发。例如传统户外品牌如凯乐石、SALOMON敏锐捕捉到女性市场的潜力,推出针对性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品牌与赛事的深度联动。2025年4月,凯乐石与柴古唐斯赛事合作推出全女性赛事“爱丽丝仙径越野赛”。赛事邀请初代Vlogger@你好竹子等跨界博主参与,将赛事转化为一场户外时尚盛宴。
SALOMON推出“灯塔计划”,设立百万奖金池激励越野跑者。在推动赛事竞技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强化了品牌在越野跑领域的专业形象。
此类活动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度,更能通过KOL的感染力降低越野跑的准入门槛。
图片源自网络
赛事体验的优化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国内越野赛普遍设置“人生首野”组别,赛道难度分级清晰,补给站提供丰富的美食和医疗保障。
例如宁海越野挑战赛25公里组别中,37%的参赛者为女性,平均年龄显著低于其他组别,成为新人试水的首选。
这种“赛事即社交”的模式,让跑山女孩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
与此同时,内容生态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原本专注于美妆、美食的博主纷纷转型。例如穿搭博主@醋哥 入淘后推出户外主题直播,单场销售额破亿;抖音达人@周白子将越野跑与Vlog结合,以“山野美学”吸引百万粉丝。
平台亦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创作者,如京东“长阶计划”投入10亿流量扶持户外垂类达人,淘宝则推出“超级时装发布”,将红人直播间打造为“山系穿搭”的秀场。
平台对优质内容的推荐和曝光,让小众垂类迅速破圈。2024年HOKA飞跑嘉年华活动期间,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曝光量超5亿次,吸引近千名跑者参与“人生首野”。
这种“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模式,形成了内容与消费的双向驱动。
趋势背后
消费升级与市场重构
跑山女孩的兴起,本质是新一代消费者对户外运动的重新定义。
她们不再满足于“功能性消费”,而是追求“体验式消费”——装备需兼具科技感与设计感,赛事需融合文化叙事与社交属性。
这种需求催生了细分市场的爆发:例如防晒底妆产品因叠加户外场景需求,销售额普遍增长。
2024年淘宝天猫运动户外发布的《2025跑步圈层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越野跑人群年均消费高达1800元,远超健身跑和路跑群体,成为运动消费的“氪金之王”。
从专业跑鞋、功能性服装到智能手表、运动相机,跑山女孩的装备清单不断细化,推动品牌加速产品迭代。例如,Garmin太阳能版智能腕表因精准的定位和健康监测功能,成为跑山女孩的“刚需”。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链的重构。传统户外品牌加速女性产品线开发,而新兴品牌如Surpine松野湃则凭借“功能科技+运动美学”的定位快速崛起,从滑雪速干衣拓展至徒步、越野跑领域,入驻全国150余家专业店铺。
图片源自网络
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嗅到商机,例如方程豹等品牌推出智能SUV,以“城市通勤+山地越野”的混合功能满足多元场景,推动越野文化从硬核探险向日常化延伸。
跑山女孩群体重新定义女性力量。在山野间,她们无需依赖他人,凭借自身的体能和意志完成挑战。
2024年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中,中国选手姚妙以5小时54分03秒的成绩刷新赛道纪录,成为亚洲首位UTMB双冠王。
她在赛后采访中说:“越野跑教会我,女性的力量不是对抗,而是与自然共生。”这种理念正在影响更多人。
上海成立的「她山野」女性跑团,定期组织视障女性参与「陪跑计划」,让越野跑成为打破身体界限的媒介;北京高校出现的「山径读书会」,将尼采哲学讨论与山地训练结合,赋予运动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当跑山女孩们在GPS轨迹上画出心形路线,当她们的运动鞋底沾满不同山区的泥土,这场始于平台种草的运动潮流,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于女性自我认知的革命。
美可以是晒黑的肤色、结实的肌肉和鞋底的泥泞,自由可以是山野间的喘息而非健身房的镜子,成功可以是安全完赛而非站上领奖台。
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比任何算法推荐都更有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13 17:52